進階問題E-2-1 建議答案
人類對環境的影響
1.
致力減少人口是否解決對環境過度影響的問題?
2.
如何控制人口,一對夫婦至少要生多少孩子才可達至這目標?
3.
地球有負載力,可支持指定數目的人口? 但這負載力指的是甚麼?
4.
人類曾透過甚麼方法增加地球對人口的負載力?
5.
是否所有木材皆可視作可再生資源? 為甚麼?
是! 是否可再生資源的定義是能夠於自然界中循環再生,樹木肯定是的,雖然有些木材的循環時間較長(可能上百年!),但仍是可再生資源。
事實上,除了礦物質外,基本上所有自然資源也是可再生資源。
6.
土壤中植物所需的礦物質屬可再生資源,但人類用以製作不同物品所需的礦物質則不是。為甚麼?
7.
有哪些類別的能源來源屬可再生的? 為何這些能源是可再生的?
8.
太陽能是否屬可再生能源? 為甚麼?
9.
金屬屬不可再生資源,那人類可透過甚麼方法解決金屬資源不足的問題?
10.
以下的捕魚方法為何會破壞環境?
(I)
魚炮
(II)
拖網
(III)
流網
11.
珊瑚礁的生態系統是如何運作的?
12.
是否所有的生態系統皆擁有生產者這一角色? 哪地底或海底的生態系統如何運作?
13.
人工的水產養殖對環境有甚麼影響? 試加以解釋每一項可能的影響。
14.
有人說,人類開始耕種後,環境便一定會受到破壞,會變得愈來愈差。你同意嗎? 試加以解釋。
15.
試說明農業對人類發展的影響。
16.
化學殺蟲劑一定對環境有害。你同意嗎? 試加以解釋。
17.
為何殺蟲劑食物鏈最上層生物影響最大? 試加以解釋。
18.
塑膠如何影響水中的生物?
19.
化學肥料含有的成分,本來便是植物所需的營養素。那為何會對環境產生污染?
20.
過量(即短時間內加入大劑量)無機鹽會使藻類過度繁殖,那會對生態系統構成甚麼影響?
21.
生態系統中各因素有輕微變化的話,生態系統一般可自動維持平衡。甚麼情況下(包括生物及非生物因素)生態系統會受到破壞?
22.
有人說,引進一種新物種至某一生態系統,不會影響該生態系統,因為隔了一段時間後,該物種會於其他生物共存。你同意嗎? 試加以解釋。
23.
如排入有機污水於河流後,細菌數量可能會突然上升,也可能一段時間後才急速上升。試加以解釋。
如有機污水是農場動物有機污水或家居廁所排出的污水的話,因為內裡本來已含有大量細菌(來自腸道),因此排放這類有機污水的話,河流中的細菌數量便會突然上升。
如不是這類污水,例如家居廚房排出的污水,許多時含有機物,但細菌又不會特別多(相對含有糞便的污水),不會導致河流的細菌數量突然上升。但細菌會以有機物作食物,分解複雜有機物變得可吸收有機物(例如單糖)或無機鹽,之後細菌會大量繁殖,使河流中的細菌數量慢慢上升。
24.
如加入有機污水於河流中,河流中其他因素(細菌、氧氣及無機鹽)分別有甚麼變化? 試加以解釋。
細菌會上升,因細菌會以有機污水中的有機物作食物,細菌隨之不斷繁殖
(留意,不是以「細菌滋生」這類日常答法)
氧氣會下降。因為細菌分解有機物時會消耗水中的氧氣。不過,即使水中缺氧,細菌仍可繼續分解有機物,祇是產物不同,一般會產生有惡臭氣味的產物。
無機鹽上升。因為細菌分解有機物變成無機鹽。
注意,以上三項因素的變化基本上一定是這樣的。但藻類的變化則不定。
25.
如排入有機污水於河流中,水中的藻類數目開始時可能上升、也可能不變,也可能下降。試加以解釋。
細菌會分解有機物成無機鹽,藻類會吸收無機鹽,繁殖會加快,數量便會上升。
但有機污水亦很大機會使河水變得混濁,使透光率較差,藻類得不到足夠光線,反而可能死掉,數量便下降。
以上兩原因,其中會使藻類數量上升,另一則使藻類數量下降,因此實際上有機污水導致藻類數量的變化,便要視乎這兩因素影響哪一較強。如影響相同的話,藻類數目便可能維持不變。
26.
水中的氧氣變化,上升及下降,分別受甚麼因素影響?
水中氧氣上升原因: (1) 藻類或水生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釋出。(2) 空氣中的氧氣溶於水中。(所以大雨時氧溶於水的量會較多)
水中氧氣下降原因: 所有水中生物,包括動物(例如魚)、水生植物、藻類及其他微生物進行呼吸作用時消耗。
但留意,平時水中的氧氣量基本是保持恆定的(其實其他因素也一樣)。
27.
工業排出的污水,通常祇會對水中不同生物產生一種影響。是哪一種影響? 為甚麼?
28.
如人口不斷增長的話,都市化可能對環境傷害更少。試估計其原因。
29.
河流有自淨污水的能力,這自淨能力的機制是甚麼?
河流中有微生物,微生物會分解有機物。
留意: 稀釋不算是自淨能力(起碼於生物科),雖然河流中污染物濃度隨河流一直向下流而減少,其中一個原因是稀釋作用,但這是因為有清潔的支流河水沖稀才是,如支流河水都是污染的話,那便不會被稀釋。
30.
如河流附近有村落,必定會排放污水至河流中,使河流的水質變差。那下游的另一最近的村落最低限制要距離多遠才能使使水質不會變得愈來愈差?
31.
有毒物質(例如DDT)並不易分解。如何影響生態鏈中上層的生物?
32.
建立高鐵等鐵路時(必定有圍欄阻止人畜進入路軌),對生境的生物有甚麼影響? 試加以解釋。有甚麼方法可減少影響?
33.
填海,於短時間內,必定對海中的生物產生不良影響。試加以解釋。
34.
填海不一定會對某海域生態帶來永久的影響。試說明如何做可減低其影響。
35.
所有酸性氣體,對人體皆有相似的影響。試加以說明。
36.
碳微粒是否一定會被吸入人體內。試加以解釋。
37.
戴口罩可防止空氣中甚麼成分吸入身體內?
38.
戴口罩無法防止空氣中哪些空氣污染物? 為甚麼?
39.
一般的口罩是N95,即可隔離空氣中約95%粒子。N99則可以隔離空氣中約99%粒子。但,試估計配戴N99口罩的缺點。
40.
一氧化碳為何會使人缺氧?
41.
鉛對成年人的影響不太大,但對小朋友的影響較大。為甚麼?
42.
甚麼情況下汽車會排放較多的一氧化碳?
43.
一氧化碳其實無色無味,為何洩漏煤氣時我們可嗅到,但汽車廢出一氧化碳時我們則不易察覺。試加以解釋。
44.
停車熄匙這政策背後的理據是甚麼?
45.
有些地方的河流受到嚴重的污染,使當地人很易患上腸胃炎等疾病。如何如防止因使用這些受污染的水而感染疾病?
46.
浮於海面的冰熔化後,會否令海平水面上升?為甚麼?
47.
位於甚麼地方的冰熔化後會導致海平水面上升?
48.
溫度上升一度,會否含地球突然產生劇烈的變化?試加以解釋。
49.
甲烷其實是空氣中吸收熱能最多的分子。但為何現時一般說要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不是甲烷的排放?
50.
全球暖化會否某些地方更寒冷?
51.
全球暖化一般而言,不會使全球大部份生物滅絶,為甚麼? 但會對生物的生態有甚麼影響? 試加以解釋。
52.
酸雨的定義並不是呈酸性的雨水,因為正常而言,所有雨水皆呈酸性的,為甚麼?
53.
不同地區對酸雨的定義值不同,為甚麼?
54.
部份的樹木的葉呈酸性,例如松樹,試估計這特性對松樹的生存有甚麼好處?
55.
酸雨對甚麼材料做成的建築物有較大的破壞,是那些材料建造的建築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