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錯誤是非練習(016)
1. 生長素濃度愈高,植物的生長愈快。
2. 變溫動物的體溫跟外界一樣。
3. 變溫動物無法控制體溫。
4. 人感到寒冷時,會增加皮下脂肪防止熱能散失。
5. 人感到寒冷時,應該睡眠,以減少消耗能量,可支持更長時間。
6. 以相同高度計,瘦人相對肥胖的人,由於表面積較少,因此散失更少熱能,更能抵抗寒冷。
7. 寒冷地區的生物一般體型較大,因為可減少熱能散失。
8. 心率祇受神經系統協調。
9. 所有病毒皆對人體有害,因為所有病毒皆屬寄生體。
10. 吸入大量水份後,腎臟會重吸收較少水分。
11. 體內平衡一定涉及負反饋機制。
12. 體內平衡指的是身體維持體內各項因素於一水平。
13. 吸取葡萄糖後,血糖會上升,因為胰島素濃度不足。
14. 影響蒸騰作用的因素跟影響蒸發作用是一樣的。
15. 日間釋出氧氣最高的速率可視作植物光合作用最高的速率。
16. 高倍鏡下,光線一定較暗淡,需要聚光器協助。
17. 光線愈強, 影像愈清晰。
18. 植物根部吸收水分時,會藉滲透作用,水分經細胞壁到達中央的木質部,然後向上運輸。
19. 生物量塔的形狀必定呈三角形。
20. 量度某一生態系統生物量時,生物量指的是這生境系統內所有生物的總生物量。
21. 使用生物量的其中一項缺點是必定會令生物死亡。
22. 植物的營養器官指的是葉部,因葉部負責制造食物。
23. 對陸生植物而言,水分一定由根部向上運送,而食物一定由上部的葉片向下運送。
24. 植物分為維管組織及非維管組織兩類。
25. 木質部組織內祇有厚壁細胞。
常見錯誤是非練習(016)
建議答案
1. 生長素濃度愈高,植物的生長愈快。
ANS: F
視乎指的是莖還是根,對莖而言是對的。
2. 變溫動物的體溫跟外界一樣。
ANS: F
變溫動物體溫隨外界溫度而變,也不是一樣,也未必按比例。
3. 變溫動物無法控制體溫。
ANS: F
蛇等變溫動物也會藉不同行為控制體溫,祇是無法用代謝作用方式保持體溫。
4. 人感到寒冷時,會增加皮下脂肪防止熱能散失。
ANS: F
短期而言,無法增加皮下脂肪的。
5. 人感到寒冷時,應該睡眠,以減少消耗能量,可支持更長時間。
ANS: F
睡眠時代謝速率較低,產生較少能量,更無法維持體溫。一般人覺得可以藉睡眠禦寒是因為蓋了許多被褥,在保證不散失熱能情況下,才可算是對的。但如睡眠時保暖不足的話,絶對支持不了多久。
6. 以相同高度計,瘦人相對肥胖的人,由於表面積較少,因此散失更少熱能,更能抵抗寒冷。
ANS: F
表面積較少是對的,但同時由於瘦人體積(質量)較小,產生熱能也少。因此表面積與體積比其實更大,正常來說,更易感到寒冷。
7. 寒冷地區的生物一般體型較大,因為可減少熱能散失。
ANS: F
這樣寫法太簡單,寒冷地區的生物一般體型較大是對的,但體型較大其實熱能散失較多(因表面積較大),但同時體型較大產生熱能也較多。因此比例上,產生熱能的速率可抵消散失熱能速率。而且,一般來說,寒冷地區生物皮下脂肪層較厚,可進一步減少熱能散失。
8. 心率祇受神經系統協調。
ANS: F
同時受內分泌及神經系統協調。
9. 所有病毒皆對人體有害,因為所有病毒皆屬寄生體。
ANS: F
未必! 病毒對寄主是有針對性的,許多病毒祇針對其他生物,包括動物、植物或細菌。對人體完全無害。
10. 吸入大量水份後,腎臟會重吸收較少水分。
ANS: F
正確寫法應該腎臟會重吸收較少比例水分。
11. 體內平衡一定涉及負反饋機制。
ANS: T
12. 體內平衡指的是身體維持體內各項因素於一水平。
ANS: F
體內各項因素並不是長期處於同一水平,視需要而定,不同因素的水平會上升或下降。平衡並不是指絶對值不變。
13. 吸取葡萄糖後,血糖會上升,因為胰島素濃度不足。
ANS: F
DSE程度應該寫胰島素濃度相對高血糖素不足。
14. 影響蒸騰作用的因素跟影響蒸發作用是一樣的。
ANS: F
蒸騰作用有兩個過程: 自葉肉細胞蒸發至氣室及自氣室經氣孔擴散向外。影響因素包括光強度、溫度、相對濕度、風速等。光強度並不影響蒸發作用。
15. 日間釋出氧氣最高的速率可視作植物光合作用最高的速率。
ANS: F
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部份會用作呼吸作用。因此釋出的最高氧氣速率仍不是實際的最高光合作用速率。
16. 高倍鏡下,光線一定較暗淡,需要聚光器協助。
ANS: T
所以一般而言,較難使用高倍鏡。
17. 光線愈強, 影像愈清晰。
ANS: F
光線適中,影像才清晰。無論過弱或過強皆不清晰。
18. 植物根部吸收水分時,會藉滲透作用,水分經細胞壁到達中央的木質部,然後向上運輸。
ANS: F
以上過程實際上會發生,但沿著細胞壁的途徑不是稱為滲透作用,滲透作用一定需要穿透選透性膜(即細胞膜)。事實上,也真的會藉滲透作用運送水分的的。
19. 生物量塔的形狀必定呈三角形。
ANS: T
由於愈多能量,能支持的生物量愈多,因此一般而言以上的描述是對的,祇有特殊情況,例如底層的生物壽命遠較上層生物短的話,生物量才會倒置。
20. 量度某一生態系統生物量時,生物量指的是這生境系統內所有生物的總生物量。
ANS: T
但如何量度所有生物量呢?其中一種方法便是計算每一層次的生物的平均生物量,再乘以該層次的生物數目。
21. 使用生物量的其中一項缺點是必定會令生物死亡。
ANS: T
生物量指的是除去生物體內水分後的質量,因此生物一定會死亡。
22. 植物的營養器官指的是葉部,因葉部負責制造食物。
ANS: F
有花植物可分為營養部份及生殖部份。花朵一定是生殖部份,其餘全屬營養部份,包括根、莖及葉。
23. 對陸生植物而言,水分一定由根部向上運送,而食物一定由上部的葉片向下運送。
ANS: F
水分向上運送是一定的。但食物向哪一方向運送要視乎甚麼季節。如樹木屬落葉樹的話(即冬天會把所有葉片掉落),由於冬天結束時,上方根本沒有葉片,食物是從根部向上運送,以便能制造新葉片。
24. 植物分為維管組織及非維管組織兩類。
ANS: F
植物分類並沒有維管組織及非維管組織這類別的! 記著!考試時遇到提及生物分類時,植物祇分為苔蘚、蕨、裸子植物及有花植物。其中有花植物再分為單子葉植物及雙子葉植物。
25. 木質部組織內祇有厚壁細胞。
ANS: F
木質部組織內有薄壁細胞及厚壁細胞,不然厚壁細胞是如何變出來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