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5日 星期四

機制說明(5)


16. 描述原生演替的過程。
在沒有土壤和植被覆蓋的光秃岩石開始。
(1) 地衣的孢子飄到光秃岩石上生長,
(2) 形成先鋒群落,漸漸形成薄薄的土壞
(3) 開始在岩石上生長,逐漸形成優勢種,為草食性動物提供食物
(4) 已死並腐化的植物和動物形成腐殖質,使土壤更肥沃,土壤層愈來愈
(5) 灌木在草及蕨之上生長,形成優勢種,充足食物吸引更多動物
(6) 土壤再不斷加厚,可支持喬木的生長,形成優勢種,使生境變林地,
(7) 最後達致穩定的頂級群落
16. 描述原生演替的過程。
在沒有土壤和植被覆蓋的光秃岩石開始。
(1) 地衣的孢子飄到光秃岩石上生長,
(2) 形成先鋒群落,漸漸形成薄薄的土壞
(3) 開始在岩石上生長,逐漸形成優勢種,為草食性動物提供食物
(4) 已死並腐化的植物和動物形成腐殖質,使土壤更肥沃,土壤層愈來愈
(5) 灌木在草及蕨之上生長,形成優勢種,充足食物吸引更多動物
(6) 土壤再不斷加厚,可支持喬木的生長,形成優勢種,使生境變林地,
(7) 最後達致穩定的頂級群落

19. 生態系能量流是怎樣的?
- 大多數生態系的最終能量來自太陽,
- 植物藉光合作用把光能轉成化學能,貯存於身體內的有機物質
- 動物攝食植物時,能量傳遞至動物中,
- 動物又會被其他動物進食,能量一直傳遞下去。
- 於傳遞過程中,能量會透過排泄排遺呼吸及生物死後沒被進食的形式,散失於環境中。
19. 生態系能量流是怎樣的?
- 大多數生態系的最終能量來自太陽
- 植物藉光合作用把光能轉成化學能,貯存於身體內的有機物質
- 動物攝食植物時,能量傳遞至動物中,
- 動物又會被其他動物進食,能量一直傳遞下去。
- 於傳遞過程中,能量會透過排泄排遺呼吸及生物死後沒被進食的形式,散失於環境中。

31. 氮氣如何進入生物體內?
(1) 空氣中的氮氣閃電等過程,轉成硝酸鹽,經雨水落在泥土中,被植物吸收
(2) 科植物根瘤內的根瘤細菌把泥土中的氮氣轉成銨化合物,被植物吸收
31. 氮氣如何進入生物體內?
(1) 空氣中的氮氣閃電等過程,轉成硝酸鹽,經雨水落在泥土中,被植物吸收
(2) 科植物根瘤內的根瘤細菌把泥土中的氮氣轉成銨化合物,被植物吸收

20. 如何檢驗葉片內的澱粉含量?
(1) 把葉片置沸水中。(使酶失去活性,光合作用停止)
(2) 把葉片放入酒精內。(酒精可破壞細胞膜,使葉綠素釋出,把葉片變白,方便觀察)
(3) 再把葉片置於熱水中。(使葉片變軟)
(4) 於葉片上加上碘液(如呈藍黑色,代表有澱粉; 如呈棕色,代表沒有)
20. 如何檢驗葉片內的澱粉含量?
(1) 把葉片置沸水中。(使酶失去活性,光合作用停止)
(2) 把葉片放入酒精內。(酒精可破壞細胞膜,使葉綠素釋出,把葉片變白,方便觀察)
(3) 再把葉片置於熱水中。(使葉片變軟)
(4) 於葉片上加上碘液(如呈藍黑色,代表有澱粉; 如呈棕色,代表沒有)

12. 病毒的感染機制大致是如何進行的?
感染特定的活細胞(宿主細胞)
操控宿主細胞的運作機制以合成自身的遺傳物質,
於活細胞內不斷產生新的病毒顆粒
最後破壞宿主細胞膜,釋放出來,
然後再感染其他活細胞。
12. 病毒的感染機制大致是如何進行的?
感染特定的活細胞(宿主細胞)
操控宿主細胞的運作機制以合成自身的遺傳物質,
於活細胞內不斷產生新的病毒顆粒
最後破壞宿主細胞膜,釋放出來,
然後再感染其他活細胞。

6. 呼吸道內壁如何作為物理性屏障阻隔病原體入侵?
黏液分泌細胞和纖毛上皮細胞。
黏液分液細胞分泌黏液,把病原體黏附,
纖毛擺動時把黏液及黏附的病原體掃向
然後吞下或咳出
6. 呼吸道內壁如何作為物理性屏障阻隔病原體入侵?
黏液分泌細胞和纖毛上皮細胞。
黏液分液細胞分泌黏液,把病原體黏附,
纖毛擺動時把黏液及黏附的病原體掃向
然後吞下或咳出

10. 吞噬的機制是甚麼?
病原體進入人體,
吞噬細胞(一種白血細胞)接近病原體,
藉吞噬把病原體攝入細胞,
釋出消化病原體。
10. 吞噬的機制是甚麼?
病原體進入人體,
吞噬細胞(一種白血細胞)接近病原體,
藉吞噬把病原體攝入細胞,
釋出消化病原體。

11. 炎性反應的過程是怎樣的?
(1) 身體組織受損,
(2) 受損組織細胞釋出化學物,
(3) 使傷口附近小動脈舒張,更多血液流至傷口,引致發紅,
(4) 微血管透性增加,更多吞噬細胞血漿離開微血管,引致腫脹,腫脹產生,引致痛楚。
11. 炎性反應的過程是怎樣的?
(1) 身體組織受損,
(2) 受損組織細胞釋出化學物,
(3) 使傷口附近小動脈舒張,更多血液流至傷口,引致發紅,
(4) 微血管透性增加,更多吞噬細胞血漿離開微血管,引致腫脹,腫脹產生壓力,引致痛楚。

18. B淋巴細胞的免疫反應機制是如何進行的?
(1) B細胞(病原體表面抗)原結合,被活化
(2) 活化後不斷分裂,產生大量完全相同細胞,
(3) 這些細胞分化成兩種: 漿細胞記憶B細胞,
(4) 漿細胞會釋出特定抗體,針對特定的抗原,對付特定的病原體,
(5) 記憶B細胞記認特定抗原,日後再次接觸同類抗原的話,便會迅速發出反應。
18. B淋巴細胞的免疫反應機制是如何進行的?
(1) B細胞(病原體表面抗)原結合,被活化
(2) 活化後不斷分裂,產生大量完全相同細胞,
(3) 這些細胞分化成兩種: 漿細胞記憶B細胞,
(4) 漿細胞會釋出特定抗體,針對特定的抗原,對付特定的病原體,
(5) 記憶B細胞記認特定抗原,日後再次接觸同類抗原的話,便會迅速發出反應。

21. T細胞的免疫反應是如何進行的?
(1) 輔助T細胞(病原體的)抗原結合,被活化,
(2) 活化其他T細胞,包括
- 分泌淋巴激活素,活化吞噬細胞,
- 分裂及分化成
- 1. 殺手T細胞,刺破受感染細胞
- 2. 記憶T細胞,記認特定抗原,日後再次接觸同類抗原的話,便會迅速發出反應。
3. 活化B細胞,使之分裂及分化成漿細胞及記憶B細胞。
21. T細胞的免疫反應是如何進行的?
(1) 輔助T細胞(病原體的)抗原結合,被活化,
(2) 活化其他T細胞,包括
- 分泌淋巴激活素,活化吞噬細胞,
- 分裂及分化成
- 1. 殺手T細胞,刺破受感染細胞
- 2. 記憶T細胞,記認特定抗原,日後再次接觸同類抗原的話,便會迅速發出反應。
3. 活化B細胞,使之分裂及分化成漿細胞及記憶B細胞。

24. 接種的原理是甚麼?
- 把疫苗引進體內,
- 刺激身體產生初次的免疫反應,
- 使身體產生相應的記憶細胞
- 再次遇到同類抗原時,便能較快作出反應。
24. 接種的原理是甚麼?
- 把疫苗引進體內,
- 刺激身體產生初次的免疫反應,
- 使身體產生相應的記憶細胞
- 再次遇到同類抗原時,便能較快作出反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是非題複習(第一章)

  是非題 ( 第一章 ) 問題 : ( 建議答案在最後 ) 1.       植物可自行制造食物,因此沒有營養作用。 2.       任何有代謝活動的生物皆需要進行呼吸作用。 3.       植物日間進行光合作用,並不需要進行呼吸作用。 4.       呼吸作用的...